结缘 | 武陵逸人款顾景舟真品仿古壶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 浏览次数:121

景舟抟妙器,仿古蕴神工。

昂口乘鹤去,清魂入壶中。

(昂口=Uncle)

昨天在朋友家里鉴赏了一把顾景舟制作的仿古壶,这把壶是上世纪90年代初顾景舟亲手送给她父亲(Uncle)的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底款“武陵逸人”,盖子里“景洲”小章,其他地方无印章。

“武陵逸人”是顾景舟人生中的第一枚闲章。1936年,年仅21岁的顾景舟被上海古董收藏家看中,受邀去上海从事仿古紫砂制作,在此期间,顾景舟仿制了很多陈鸣远、邵大亨等古人的作品,技艺开始突飞猛进。

到上海后,顾景舟开始使用“武陵逸人”底款,此款一直用到1942年。也就是说,“武陵逸人”款的紫砂壶都是顾景舟21~27岁之间的作品,属于早期作品。

虽是早期作品,技艺还未大成,但其中也不乏精品。比如,2013年,武陵逸人款的朱泥矮石瓢壶就拍卖到1036万港币。

图片

图片

那个年代还不流行配证书,直到2011年,受社会风气影响,Uncle找到顾景舟的大弟子徐汉棠,徐老认真鉴定后,开具了一张证书。徐老说这把壶是中型仿鼓,这没错,我们称之为仿古,也没错。这个壶式本是清代邵大亨所创,顾景舟是邵大亨的铁杆粉丝,他以邵大亨“仿鼓”壶为楷模,潜心钻研,心慕手追,一敬先辈遗风,二表得益良多,三叹难以超越,四含追慕之思,成壶遂名“仿古”。

这把仿古,虽不如顾老的晚期作品那么“人壶俱老”,但已经具备了顾氏独特的清秀之风。美中不足是壶把跟壶身的连接处有微瑕,疑似断过或修补过?因Uncle已乘鹤西去,这就成了一个永远的谜。

图片

图片

另外,据朋友说,Uncle几乎没用过这把壶,而壶盖、壶口处却有明显的茶垢,是使用过多年所留下的痕迹。来过宜兴丁蜀镇的朋友都知道,工艺师们给你泡茶的自用壶一般都有瑕疵,因为没瑕疵的要优先给客户,有瑕疵的毕竟也是亲手做的,舍不得丢掉,那就只好自己用。顾景舟这把仿古,有微瑕,不可能卖给客户,更不可能卖给或送给人家后,人家使用了多年再要回来,那就只有一个可能,这把有微瑕的壶是顾景舟本人一直在使用,使用多年后赠送给Uncle留念的。所以,徐汉棠开具的证书上也写了“具有收藏价值”。

图片

顾景舟的壶,在上世纪40年代上海仿古时期(也就是制作文中此壶的时期)的价格为一块银元,可以抵一个普通工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薪水。50年代~70年代末大约是1元人民币,可以买6斤米。80年代由于台湾掀起紫砂热,1985年顾景舟的壶已经从28元飚升到了千元左右,是普通工人2年的薪水;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,顾景舟的优秀代表作已经达到十万以上;至九十年代中后期,已经可以卖到几十万了。进入新世纪,特别是到了2008年后进入拍卖市场后,时常有几百万、几千万元的天价成交记录。其中Top1是黄圣依的老公买下的“松鼠葡萄套壶”,含交易费总价为9200万元。Top1~20加起来价格已超过5个亿,由此推断,顾景舟所有的拍品壶价值至少超过10个亿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