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奇黄鹤楼
发布日期:2024-12-15 浏览次数:116
深秋红叶,图片来源于网络
遍野红叶的深秋时节,我来到名扬四海的武昌黄鹤楼,心怀忐忑。一位散文家曾问我,写黄鹤楼的人太多了,你要怎么写呢?
黄鹤楼,图片来源于网络
事实上,不仅是写的人多,而且从古到今,无数文人墨客都不吝于黄鹤楼留下诗句,包括崔颢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岳飞、刘禹锡……都是诗文大家。众多的才子已挥洒出了五百多首名诗词。其中,唐代崔颢那首七言律诗《黄鹤楼》,气势雄浑,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。
于是,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:“诗仙”李白被“赐金放还”后,第一次登上黄鹤楼时,因为崔颢题诗《黄鹤楼》在前,觉得自己写不出比这好的诗,郁闷不已,便写下一首打油诗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干脆就搁笔不写了。到公元730年,李白于黄鹤楼约送知己赴广陵(扬州)时,才写下了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尽管如此,李白对崔颢的《黄鹤楼》仍念念不忘,三年后(公元733年),当他来到金陵(南京)时,还专门写了首对标崔颢《黄鹤楼》的《登金陵台》,愿与崔颢试比高。
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,专建搁笔亭一座。亦真亦幻中,黄鹤楼扬名大江南北,随之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的桂冠也花落黄鹤楼。
天下江山第一楼,图片来源于网络
我记得著名文艺评论家余光中先生这样形容李白:“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袖口一吐,就是半个盛唐。”所以,在我看来李白黄鹤楼搁笔,是他用一种自嘲式的幽默,表达对崔颢才华的敬意;同时,自嘲也是一种自信,这才有了后面游金陵台的诗作对弈。
在黄鹤楼建楼的传说中,“八仙”之一的吕洞宾和“鲁班仙师”是故事的主人公。传说吕洞宾来到武昌城,登上蛇山顶上举目一望,嗬!对岸的龟山和脚下蛇山隔江守望,风光奇美!于是心生于蛇山造楼观景之念。可这山高坡陡的,谁有能耐在这上面造楼呢?他仗剑在空中划了个圆,空中立马传来一阵奇异的鸟叫声,鲁班师傅正骑着一只木鸢朝着他呵呵笑呢。鲁班走下木鸢,看了看蛇山的地势,相约明天早上再商量。
翌晨鸡叫头遍,吕洞宾就急忙上到蛇山,只见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已经屹立山顶。上得楼来,他看到了鲁班留下的一只身披黄色羽毛的木鹤。吕洞宾十分惬意地取出一支洞箫对着滚滚江水吹起了曲子,这木鹤竟和着音乐翩翩起舞。少顷,他骑上木鹤,凌空飞去。于是,北宋年间有人设亭纪念,名“跨鹤”。神仙建楼传说,寄寓了人们对神仙法力与能工巧匠智慧的崇敬,更衬托了黄鹤楼作为建筑本身的艺术魅力。大文人们纷至沓来自然也可理解了。
黄鹤楼的归鹤,图片来源于网络
那么,崔颢《黄鹤楼》中诗句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”所言“昔人”,到底是谁?他便是费祎,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臣,与诸葛亮、蒋琬、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。《祎别传》记述:“祎雅性谦素,家不积财。儿子皆令布衣素食,出入不从车骑,无异凡人。”可见,费祎妥妥的一个俭朴务实,全心竭力的大忠臣。
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也讲到了费祎“良实,志虑忠诚”。费祎去世,刘禅谥赠其“成乡敬侯”。出于对费祎的敬仰,于是有关费祎的传说也随之出现了。唐代人阎伯理曾特别介绍过黄鹤楼,在《黄鹤楼记》中讲道:“州城西南隅,有黄鹤楼者。《图经》云:‘费祎登仙,尝驾黄鹤返憩于此,遂以名楼。’事列《神仙》之传,迹存《述异》之志。”由此可以得知,在唐朝时,人们认为费祎是在黄鹤楼乘鹤飞升,故称“黄鹤楼”。同时,还有人在黄鹤楼旁建了洞、费公祠。
四川广元的费祎墓,图片来源于网络
及至唐朝,黄鹤楼已成江南名楼,无数迁客骚人登楼望江,极目远眺,面对滚滚江水、浩渺烟波、历历苍木、萋萋绿洲,或感叹时空无涯、天地悠悠,或怅惘白云黄鹤、神思驰骋,留下了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烟波江上使人愁”等无数意境丰阔的诗篇。
时间来到宋高宗绍兴四年(1134年)。这一年,岳飞在武昌驻屯水步骑三军前后长达七年,帅府就设在今黄鹤楼下的司门口。初到武昌,作为诗人,岳飞军务繁忙之暇,登临黄鹤楼,写下了气壮山河的《满江红·写怀》: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”,“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”。豪迈激昂的战斗誓言,展现了当年岳飞在这里厉兵秣马、重振河山的壮丽画卷。《满江红·写怀》以外,揉入黄鹤楼灵感,岳飞挥毫创作的还有《满江红·登黄鹤楼有感》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》等多首诗词。
岳飞的“精忠报国”,已成为民族精神中世代传承的力量。1981年,武汉市重修岳飞亭,并建造岳飞铜像。“却归来,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。”武汉,见证了岳飞英雄精神的练就,这种精神融入武汉城市血脉,也涵养了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坚韧不拔、不屈不挠的文化基因。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,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,正是这种精神感召下的历史壮举。+
不论是正史还是野乘,黄鹤楼的传奇,都是对人间真善美的诠释与传颂,也是人们对理想文明生生不息的追求和传承。
作者:黄跃平
编辑:阿杰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